<> 2005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于昨天结束。今年全国共有788所院校、8443队报名参赛(其中甲组6523队,乙组1920队),队数与去年相比又有较大增长。8443队,每队3人,就是25329人参加了此次竞赛,考虑到有一些学校进行了选拔,所以,实际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数应该更多一些。“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当之无愧。<br> 数模竞赛这十多年来一直在发展,一直在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又有了极大的发展。参赛人数、受益面都有大幅度提高。数模活动日益普及,数模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数模竞赛做为辅助教学手段,确实起到了巩固教学效果,培养创新能力,推动教学改革,选拔人才等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目前数模竞赛仍然仅仅只是教学手段,而没有成为创新平台。<br> 数模竞赛的命题人绝大多数(全是?)是大学教授,题目有实际背景,但人为加工的痕迹比较明显。尽管近两年的题目更加开放,但是与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相比,在贴近实际方面,仍然有较大距离(这与竞赛的体制有一定关系,我们最后再讨论[注1])。题目来源单一,题目内容脱离实际,学生论文无论如何优秀,与解决实际问题,还是有较大的距离。只有引入更多的生产、生活一线的问题,数模竞赛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创新平台,这么多学生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化为生产力。<br> 72小时里,来自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和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的25000多名学生,围绕3到4个题目分别进行研究,这是多么巨大,多么宝贵的一种资源。虽然时间只有72小时,虽然只是本科生或专科生,但是这些学生所表现出来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常让人惊奇。难道没有一个企业想过要利用这个资源,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吗?而所需要付出的仅仅只是向全国组委会[注2]提交问题本身,并且被采用。题目一旦被采用,相当于直接向全国高校征集解决方案,将有那么多学生、教师参与方案的设计。企业还可以直接参加论文的评阅,了解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竞赛结束后,还可以有选择的对成绩优秀的队进行资助,继续研究这些问题,以得到更好的结果。除此之外,对问题的研究,还可以利用长达半年之久的培训时间。竞赛每年9月进行,而培训一般从5、6月份就开始了,比如国防科大的培训从3月份就开始,参加培训的学生近两年都在500以上(2005年参赛的队就有109队)。这么长的培训时间,需要大量的试题,而且每个参赛学校都会搞,参加培训的人数比参加竞赛的人数更多,也是不容忽视的资源。关于数模的网站,比如中国数学建模网[注3],竞赛期间和平时,都聚集了大批数模爱好者,也可以充当问题征解的平台。<br> 对于竞赛的组织者,全国有这么多的企事业、商业单位,问题是大量存在的,是非常好的试题来源。我猜测组委会是愿意接受企(事)业供题的,只是缺少相应的渠道,只是第一步如何走的问题。对于参赛选手,如果能够真刀真枪的解决一个真真正正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获得的成就感,将比演算书本上的习题所得到的要多的多。<br> 由此可见,由企(事)业单位直接向全国赛供题,其实是多赢的,但是很遗憾,还没有听说哪一道题是由企业提供的。数模网愿意提供交流的平台,建立沟通的渠道,积极推动这项改革。</P>
<>注:<br>1、美国赛为一级评阅,而全国赛为两级评阅(赛区先评,优秀的再报全国评阅),这样的评阅方式要求两次评阅的标准要一致,至少是基本一致。而实际操作中,由于评阅专家不同,这样的尺度很难掌握。因此,这就要求试题本身不能太“开放”,不能太活。<br>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a href="http://mcm.edu.cn/" target="_blank" >http://mcm.edu.cn</A><br>3、中国数学建模网:<a href="http://www.shumo.com/" target="_blank" >http://www.shumo.com</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0 16:30: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