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65|回复: 37

〔原创〕关于A题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2 23: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来的一些有关A题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P>
<>(1)关于第一问中对长江水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的理解。主要是根据17个观测站近两年多的观测数据,对相应地区的总体水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即首先要将所给的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合理地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根据此指标来评价各地区的水优劣,也可以按优劣程度给出排序,找出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和最好的地区。而有人硬将“17地区近两年来综合平均属于哪一类水质”,或“整个长江属于几类水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关于水质的分类只有根据国标来定(大家可以参考国标<FONT size=4><STRONG>《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TRONG>)),没有平均属于哪一类,或综合属于哪一类的说法。</FONT></P>
<><FONT size=3>(2)第一问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时,可用的方法有很多,但通常的加权求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是不同类型的水质有“质”的差异,而同类水质中也“量”的差异,如何将此差都区分出来?值得考虑!</FONT></P>
<P><FONT size=3>(3)第三问中可以根据过去10年的总排污量来预测未来10年的总排污量,而水总流量没有明显的规律,不可预测。</FONT></P>
<P><FONT size=3>(4)关于第三问中各类水的百分比进行预测问题,统计数据你可以发现:1-3类水的百分比之和,4-5类与4-6类水的百分比之和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是可以预测的,而每一类水的百分比都没有明显的规律,因此对每一类水的百分比进行预测是不合适的。</FONT></P>
<P><FONT size=3>以上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FONT></P>
<P><FONT size=3></FONT> </P>
发表于 2005-9-23 00: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    第一问建立综合评价时,我们队也没有想出很好的解决方法,最后还是使用了加权处理的方法,这相对于题目中依据最差的某一项指标来判断水质的一票否决方法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更好的方法我们没有想出来。</P>
<>    第三问中,对未来十年的水质情况进行预测,我们是仅从水文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出发得出预测值的,具体方法也是1、2、3类水百分比相加,4、5类水所占百分比相加,劣5类为1-(1、2、3、4、5)类水的百分比,得出水文年全流域、干流、支流上各类水分别占多少比例。尤其是干流上的数据要保证合理,这在第四问中还要使用。</P>
<>    第四问中,运用了每年排放污水量分别与4、5类水及劣5类水之间的关系,按照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各类水的含量)要求得出了关系式,预测每年的污水处理量。最后结果在100~200范围内,并且每年均呈现出递增的趋势。</P>

<P>    呵呵,比赛虽然结束了,给我们留下的确实是不少值得回忆的东西,我们队三人,平均每人睡觉时间三天三夜下来都不到7个小时,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得奖与否那就是主的安排了,毕竟我们可以问心无愧的对自己说,我们已经尽力了。</P>
发表于 2005-9-23 03: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第一问就只需要对17个观测站进行评价并排序就可以了?</P>
<>这样是对长江总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吗?</P>
<>“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并分析各地区水质的污染状况。”</P>
<P>这分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P>
发表于 2005-9-23 05: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问就是要求解综合的水质情况,我觉得必须先考虑到这些方面:(1)污染物方面:综合考虑各类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2)时间方面:对两年来各个月水质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因此,既然是评测,我们不仅要给出模型,也应该根据相关的一些资料,给出一个标准(比如在某个值之上归为综合水质为“优”)</P>
<>评价肯定不是排序</P>
发表于 2005-9-23 07: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评价,最好是看看专业的评价格式.当然这个是建数学模型.还得按照业内的评价模式成文吧?</P>

<>五.问题一<BR>(含有附件1、附件2的说明)<BR>对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长江(主)干流段水质评价结果<BR>鉴于在2年多的17个检测点断面的476次水质评价检测,完全可以说明长江水质的整体情况,为此我们根据水文监测站通用的综合评价方法评述如下:<BR>综合评价 <BR>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针对整个长江流域的17个观测站断面的共检测29*17=476次,综合评价Ⅰ类水次数占总测次的7.33%,Ⅱ类水占57.84%,Ⅲ类水占19.35%,Ⅳ类水占9.78%,Ⅴ类水占2.24%,劣Ⅴ类水占3.46%。超标率为5.7%。<BR>单项评价<BR>单项评价的结果:2003~2005两年多,长江干流断面主要污染项目为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PH值(无量纲) ,其中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污染最重。<BR>氨氮:共监测493次,Ⅰ类水次数占总测定氨氮含量的5.7%,Ⅱ类水占51.1%,Ⅲ类水占18.7%,Ⅳ类水占10.0%,Ⅴ类水占5.9 %,劣Ⅴ类水占8.6%。超标率为14.0%,其中严重污染源主要如下几处:四川乐山<BR>岷江大桥(0.92mg/L)、四川泸州沱江二桥、湖南长沙新港、江西南昌滁槎。(计算方法见附录3,含excel计算样表)<BR></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3 14: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感觉第5楼的作法好像是在算算术,你所说的超标率是指什么?这种简单的统计不足以说明问题,更不能体现数学建模的方法。</P>
<>“其中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污染最重。<BR>氨氮:共监测493次,Ⅰ类水次数占总测定氨氮含量的5.7%,Ⅱ类水占51.1%,Ⅲ类水占18.7%,Ⅳ类水占10.0%,Ⅴ类水占5.9 %,劣Ⅴ类水占8.6%。超标率为14.0%,”这又是如何统计的??????????</P>
发表于 2005-9-23 16: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hghan</I>在2005-9-22 15:00:33的发言:</B><BR>
<>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来的一些有关A题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P>
<>(1)关于第一问中对长江水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的理解。主要是根据17个观测站近两年多的观测数据,对相应地区的总体水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即首先要将所给的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合理地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根据此指标来评价各地区的水优劣,也可以按优劣程度给出排序,找出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和最好的地区。而有人硬将“17地区近两年来综合平均属于哪一类水质”,或“整个长江属于几类水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关于水质的分类只有根据国标来定(大家可以参考国标<FONT size=4><STRONG>《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TRONG>)),没有平均属于哪一类,或综合属于哪一类的说法。</FONT></P>
<><FONT size=3>(2)第一问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时,可用的方法有很多,但通常的加权求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主要是不同类型的水质有“质”的差异,而同类水质中也“量”的差异,如何将此差都区分出来?值得考虑!</FONT></P>
<P><FONT size=3>(3)第三问中可以根据过去10年的总排污量来预测未来10年的总排污量,而水总流量没有明显的规律,不可预测。</FONT></P>
<P><FONT size=3>(4)关于第三问中各类水的百分比进行预测问题,统计数据你可以发现:1-3类水的百分比之和,4-5类与4-6类水的百分比之和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是可以预测的,而每一类水的百分比都没有明显的规律,因此对每一类水的百分比进行预测是不合适的。</FONT></P>
<P><FONT size=3>以上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FONT></P>
<P><FONT size=3></FONT></P></DIV>
<P>
<P>我对第一二问也有同样问题,</P>
<P>第三问中,长江每年如果不是突发洪水,水量变化应该不大.</P>
<P>第四问我们队是计算的不合格水的总百分比.</P>
发表于 2005-9-25 08: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水 才算污水,有没有统一的标准?</P>
发表于 2005-9-28 04: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楼的,这那是在建模呀,题中I, II,III等水的分类,题中不是都给了嘛,统计一下就出来了,还算什么呀</P>
发表于 2005-9-28 04: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污水是那些工厂废水,农业污水,等等这些吧,长江水是分第几类第几类,不叫污水</P>
<> 我觉得是</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数学建模网 ( 湘ICP备11011602号 )

GMT+8, 2025-2-20 17:17 , Processed in 0.1237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